- 阮崇友;林晟炫;
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目标下,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及其同群效应正成为提升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关键驱动力。本文基于2014—2023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构建多种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同群效应,以及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同群效应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提升,在民营企业中该影响效应更显著。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知识溢出和合作研发是新质生产力同群效应提升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关键中介路径。据此,本文提出激发新质生产力同群效应影响力、提高知识供给能力、深化合作研发机制等策略,以期切实增强制造业产业链韧性、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5年04期 No.268 7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下载次数:6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寿晓明;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基础模型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基础模型在宏观行业上属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范畴,并且其微观产品存在同质化现象,从而导致其具有自然垄断属性。基础模型在竞争过程中存在着市场竞争风险、科技创新风险和消费者福利风险,而且现有市场监管存在监管规则的治理滞后、监管体系的协同性缺陷和监管工具的结构性失衡等困境。因此,在常态化监管的基础上,构建基础模型竞争治理范式必须明确常态化监管的适当性、必要性和均衡性原则,以促进基础模型竞争治理的发展;同时,通过建立和完善基础模型竞争规范、构建多方协同监管机制,以及推动基础模型的技术创新和标准制定等措施,实现对基础模型竞争的常态化监管。
2025年04期 No.268 93-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2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恩宇;赵浪;谢梦;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本研究聚焦新质生产力对碳排放的影响,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利用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能显著抑制碳排放,此结论经缩尾处理与剔除直辖市样本检验后仍成立。其内在机制是通过技术创新的升级效应与产业结构的优化效应来抑制碳排放。政策异质性检验的结果显示,在碳排放交易权政策试点区域,尽管短期内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可能伴随着技术、设备投资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导致碳排放量的暂时增加,但从长远视角来看,技术创新将成为推动减排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对于非试点地区而言,其碳排放量有望得到抑制。门槛效应检验显示,新质生产力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基于能源结构的非线性关系。
2025年04期 No.268 10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