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 从民族走廊看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统一性

    王含章;

    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以“民族走廊”为主要架构的。中国历史上形成的民族走廊枝节复杂,其主干主要包括“藏彝走廊”“西北走廊”“南岭走廊”。三条民族走廊既是中华文明包容性的呈现地带,也是中华文明统一性的生发地带,同时也是我们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关键之所在。民族走廊地带多元的文化认知和文化实践及其当下和今后的发展变化亦是我们讨论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关节点。

    2023年06期 No.258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从圆文化看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肖慧丽;何星亮;

    中国的圆文化源远流长,是“连续性”最为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现象之一。基于历时性角度,舞蹈圆文化、建筑圆文化、祭祀圆文化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历经历史长河的洗礼,直至今日仍不断发展演变。就共时性角度观之,史前发现的考古遗址中有圆圈舞蹈、圆形房屋、圆丘的遗迹;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典籍中,圆圈舞蹈曾于汉唐盛极一时,并流传至明清时期;圆丘祭天之礼完备于西周,发展至隋唐、明清;圆土之制是中国古代监狱制度最早的成文记载,自夏而始,流传至西周。近代以来,各类民族志资料中也有大量以圆为文化特征的舞蹈、祭祀等活动以及建筑物的相关记载。数千年来,中国圆文化延续不断,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深受中华民族的喜爱,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深入研究中国圆文化,既有利于全面认识历史上的圆文化,也有利于当代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23年06期 No.258 1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1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 从意识结构出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李静;王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应对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从意识结构出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基于共同体意识结构的心理学分析,探讨由意识结构为理论基础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在意识结构分析中,心理形式和心理内容交互作用的同时,构筑起以共同体历史记忆增强集体潜意识、以共同体认同凝就归属性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聚合性意识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学途径。以意识结构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着力点,既阐明了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和内在逻辑,也是共同体建设的应有之义。

    2023年06期 No.258 2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协同表征及其逻辑

    张劲松;陆豪;

    在网络话语的表达与建构、网络技术的赋权与异化、网络空间的自由与规制、网络信息的节点与集群等网络基础的作用下,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呈现出治理数字化与流动空间重构、吸纳互补与动员层叠、数据流动趋同与情感表达相依等协同表征,这些协同表征背后又蕴含着由党的全面领导、“主体—制度—技术—数据”协同和“前端—过程—终端”监测预警等因素构成的协同逻辑,因而厘清上述协同逻辑是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路创新和路径优化的关键。为此,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党的全面领导和“前端—过程—终端”监测预警如何为“主体—制度—技术—数据”协同保驾护航,以及系统阐释“主体—制度—技术—数据”协同如何运行,从而全面地认识和系统地把握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协同逻辑,并丰富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的理论内容。

    2023年06期 No.258 3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1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河西走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贡献及意义

    史千云;蔺海鲲;吴彪;

    河西走廊是中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河西走廊的历史是一部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往史、一部经济商贸的发展史、一部区域共治的交融史、一部民族文化的交流史。河西走廊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奠定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基于河西走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理特征,深入挖掘河西走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探析河西走廊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重要作用,这将有助于深入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历程。新时代,研究河西走廊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中突破时空限制的族际互动、多向度融合的中华民族深度一体化,对于今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3年06期 No.258 49-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

  • “制造微笑”:一种商业化的情绪劳动

    袁同凯;冀禹洁;

    “微笑”是服务业从业人员最为常见的表情。它是被预先设定的,存在于情绪劳动中,是一种关于礼仪的行为规范。但由于情绪劳动的劳动过程通常不为人所见,尤其是从业人员自身,都会忽视情绪劳动的存在。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微笑”展现的是他们的情绪劳动过程,即他们“制造微笑”的过程。“制造微笑”表明他们的情绪是社会性的,受到规则的制约,但同时,他们也会自发性的去抵抗情绪在工作中的异化。正是在结构性的规则和主体的能动性之间,服务业从业人员将“微笑”呈现为一种商业化的表演。基于对某服装品牌门店为期一年多的参与式观察,作者讨论并分析了该门店店员在日常服务中外在的情绪表现与内在对真实感受之间复杂的“纠葛”过程。“制造微笑”是服务业从业人员情绪的加工过程,这不仅证明情绪劳动的存在,更重要的是揭示出“微笑”背后复杂的情绪体验。

    2023年06期 No.258 5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临床培训中的制度与文化:兼论医疗职业的医学人类学研究

    符隆文;程瑜;

    国内有关医疗职业的医学人类学研究尚在起步阶段。本文基于民族志材料,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例,分析临床培训中的制度与文化如何塑造规培医生的职业能力和临床工作。研究表明,规培医生及其临床培训同时受到规范化培训的“正式课程”以及组织文化和职业文化构成的“隐性课程”影响。分析制度规范之“同”与文化实践之“异”的共同作用与交互影响,是理解中国医生职业社会化的关键。文章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医学人类学研究生物医学职业群体的作用与价值。加强医学人类学与临床医学的跨学科研究合作,有助于反思生物医学的文化属性,为改善医疗服务提供更多研究启示。

    2023年06期 No.258 7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假肢包装:健全身形观主导的流程化实践及其困境

    汪春春;

    假肢包装意在弥补残缺的身体形态,然而使用者常对假肢的包装细节、假肢包装后的形状等表示不满,部分使用者甚至选择不包装假肢,这说明假肢制作并未达到本应具有的美化意图,同时单一化的假肢包装模板也逐渐背离了残障者日益多样化的自我与身体呈现。本文深入分析假肢包装的逻辑,将主导这一实践的身体观念总结为健全身形观。健全身形观旨在强调完整的健康身体形态对重塑残障者社会身份的意义,区别于将健全身体作为唯一正常身体形态与能力衡量标准的健全身体观,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均要求残障者以健全的身体状态为参照对象与目标。而假肢包装的吊诡之处在于,它既实践了健全身形观,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使用者因内化此观念而产生的身体焦虑。

    2023年06期 No.258 8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经济学研究

  • 论经济人的道德约束

    赵儒煜;

    中国经济成功的实践经验表明,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下“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理念充分调动、发挥了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斯密难题”表明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人道德判断存在自相矛盾之处。矛盾产生的根源在于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历史局限性。关于经济人的道德约束问题,以自利为德的经济人价值观和将经济人的道德规范扩大为社会人道德都是错误的。其理论谬误的成因,在于对经济人界定的错误以及从价格机制去认识市场机制的片面性。而经济人作为执行经济职能的特定时间段内的特定人群,经济人的道德约束不可能是完全自利的,也不可能是无限利他的,而是在既有自利也有利他的“两利”表象下以利他为本质特征。

    2023年06期 No.258 92-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4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区域一体化双政策协同研究——对城市技术创新动能的影响

    戴枫;吕笠瞻;

    一体化的区域环境能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同赋予城市更大的技术创新动能。研究发现,双政策协同实施会促进城市技术创新水平显著攀升,这种促进作用在政策实施后的五年内效果依旧显著,且存在一定的区位异质性。调节效应检验表明,要素流动越充分、科技投入密度越大以及数字化水平越高,双政策协同实施的技术创新提升效应会越大。从空间特征上看,双政策协同发力会对毗邻城市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对比发现,双政策协同实施对城市技术创新的效果好于政策单独实施,即双政策适于协同推行。这一研究为中国探索技术创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实现路径和政策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也为解决技术创新的外部性问题提供了方案选择。

    2023年06期 No.258 10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1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民族地区人才集聚与人才发展环境的关系研究

    刘艺卓;王启源;尹文渊;

    新发展阶段,推动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是实现共同富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路径。当前,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仍缺少人才支撑。研究构建了人才发展环境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人才发展环境质量,并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人才集聚与人才发展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民族地区人才集聚度和人才发展环境质量逐步提升但整体水平偏低,人才集聚与人才发展环境缺乏有效互动。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加强民族地区本土人才培养,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和区域协同发展。

    2023年06期 No.258 119-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0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土地流转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基于2005—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李聪;孙丹;

    土地流转抑或城乡收入差距都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2005—2021年31个省级的宏观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土地流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1)土地流转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土地流转每增加1%,城乡收入差距将缩小7.67%。在替换被解释变量、调整样本数据、重新设定模型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2)土地流转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和人均土地产出,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土地流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主要通过影响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差距,实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目的。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构建权利开放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土地产出的经济附加值,在土地产权细分中保障农户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的增长等政策建议。

    2023年06期 No.258 13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3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西南地区民族村寨产业振兴:现实困境与破解之策——以贵州黔东南州乃寿村为例

    廖洪泉;周水源;杨丽彦;杨建春;

    乃寿村产业振兴虽然面临交通不便、生产条件恶劣、生活空间受限、产业效益低下、经济形态滞后和生态政策约束等现实困境,但具有自然生态良好、民族文化浓郁和人民淳朴勤劳等比较优势,其产业振兴应重新选择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有效进行产业整合和探索创新旅游业态。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着众多与乃寿村类似的民族村寨,其发展条件、产业基础、产业历程和发展现状与乃寿村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产业振兴的突围路径也应该从产业选择、产业创新、产业整合和业态创新等方面寻找突破口。

    2023年06期 No.258 144-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文化遗产研究

  • “穿”行于田野:民族服饰考察中的“身体经验”与“具身体验”

    周莹;

    在以民族服饰为考察对象的田野调查中,除了对民族服饰本体的记录和考察外,“身体经验”与“具身体验”也是民族服饰田野调查重要的参与观察要素与维度,更是全面理解民族服饰“地方知识”的关键细节补充。本文从民族服饰研究与田野调查的关系出发,结合人类学身体理论路径,分析在民族服饰研究中如何借用参与观察方法探索他者的身体经验,探讨文化实践研究者的身体参与和具身体验如何作为民族服饰文化符号的辅助分析手段,深描与身体有关的、被文化包裹着的服饰艺术实践意义。

    2023年06期 No.258 155-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多民族文化交流与交融视野下的蒙古族《格斯尔》名物词汇研究——以北京木刻本《十方圣主格斯尔可汗传》为中心

    董晓荣;

    清代北京木刻本《十方圣主格斯尔可汗传》中出现了很多门类的物质文化词汇,如器具、服饰、建筑、家具、饮食、宗教等。这些物质文化词汇充分反映了藏族史诗《格萨尔》流传到蒙古族地区后的地方化现象,这将为格萨尔学研究提供可贵的文献依据。本文通过对蒙古族清代北京木刻本《十方圣主格斯尔可汗传》中蒙古族、藏族及西域文化特色的名物词汇进行分析,认为藏族史诗《格萨尔》在蒙古族地区流传发展过程中,其在保留一部分原有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纳外来文化,从中可以清晰地显现出多种文化的交流与交融现象。

    2023年06期 No.258 166-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祁连山区青海段口传文学传播生态的路径建构——从空间认知到场域认同

    唐仲娟;李静煦;马念;

    充满生命气息与人文特质的口传文学是祁连山区青海段“文化走廊”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对自身历史、文化及社会最真切、最直接的记忆,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文化独特性。口传文学所承载的文化景观与情感空间对于建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与中华文化的融通性具有重要意义,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各族人民的文化互动与行为交流。依托独特的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环境因素,祁连山区青海段口传文学千百年来得以稳定地传承与发展。在新时代传播语境中,口传文学的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亟需建构全新的传播生态。从空间认知到场域认同,探寻祁连山区青海段口传文学的传播、传承现状及其困境,可以为口传文学的活态传承提供新思路、新范式。

    2023年06期 No.258 175-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9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